資料圖。
肌肉僵硬是很多跑步爱好者,尤其是运动基础较差的初学者都熟悉的症状,很多时候长时间的跑步,肌肉频繁收缩,代谢废物堆积,再加上缺乏足够的拉伸和放松,往往会导致肌肉弹性下降,僵硬感增强。
无论是跑前的动态拉伸,还是跑后的静态拉伸,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。然而,如今很多跑者可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:经过训练和拉伸,肌肉可能会暂时得到放松,在下一次训练或比赛前,会做充分的热身和拉伸。然而,跑步开始没多久,肌肉又变得非常紧张,大部分路程都是在僵硬的状态下跑完的。所有的准备工作都“化为乌有”,这是为什么呢?
要理解为什么拉伸不起作用,首先要了解拉伸的作用以及跑步时和休息时肌肉紧张程度的差异。
运动后肌肉紧张
正常状态下的肌肉是有弹性的,可以收缩缩短,也可以伸展变长变软,具有良好的伸缩性能和正常的张力,就像橡皮筋一样,不会因为僵硬而无法拉伸。
如果训练后不进行拉伸,只是休息,肌肉张力和弹性下降,局部压力增加,导致局部炎症因子和代谢废物排泄不及时,疲劳恢复减慢。身体总是带着疲惫的状态去进行下一次训练,容易造成疲劳积累,导致伤病,而肌肉的弹性也会随之下降。
在训练结束后,经过肌肉的静态拉伸之后,肌肉的僵硬感一般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,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。这充分说明了拉伸可以有效缓解运动后的肌肉僵硬感,而且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。
但预防或减少跑步时的肌肉僵硬并不是那么容易。
跑步时肌肉紧张
跑步时,肌肉需要反复收缩,如果肌肉过度处于收缩状态,其长度容易缩短,张力增加,乳酸和代谢废物堆积,肌肉弹性和收缩能力下降。
肌肉收缩收缩幅度的减少,相当于“在吸收同样能量冲击时,肌肉做功的距离减少了,按照功能学原理,冲击力更大”,这样就会造成跑步时过大的冲击力不断积累,种下劳损的种子。
时间长了,自然就会造成损伤和疼痛,疼痛本身又会引发肌肉保护性痉挛,进一步加剧肌肉的紧张,形成恶性循环。
肌肉僵硬也会降低动作的协调性和效果。也就是说,你的跑步姿势看起来很僵硬。该放松的部位却太紧张,导致这些部位的肌肉出现多余、不必要的收缩。结果,你消耗的能量比别人多,身体承受的负担比别人大,但你却跑不了别人快。
跑步时肌肉紧张的原因
1. 力量不平衡或力量产生模式不正确
很多初学跑步的人,臀部和核心肌肉群比较弱或者不懂得正确发力,或者核心力量不足以平衡腿部力量,很难用核心肌肉群来带动腿部跑步。
蹬地时,下背部、臀部力量薄弱,导致大腿后侧肌肉“代偿性”收缩过度;蹬地后腿部回缩过慢,支撑时间过长(双脚过于贴地),容易造成小腿、股四头肌紧张;摆动、抬腿时髂腰肌发力不够,导致“动”完全靠腿部力量,节奏也是由腿部带动的。
这种用力模式一般伴随步频较低、节奏不稳定,带来腿部负荷过大,增加腿部肌肉僵硬的可能性,同时加速乳酸的堆积。
这就形成了“腿部僵硬无力—节奏被打乱、动作效率降低—体力浪费、腿部负荷增加—腿部更加僵硬”的恶性循环。
2. 体力消耗导致技术变形
有些跑者在体力下降时不懂得调整,累了就放慢配速,或者撑腿时间过长,俗称“撑跑”。或者重心过度后倾,大大减少了前移,增加了“贴地”和“制动”的效果,无疑增加了腿部肌肉的负荷。其实跑得越用力,越需要保持节奏和技术的稳定,落地和蹬地动作越需要“轻”。
说到技术,不得不提的是,好的技术需要力量和耐力,对于业余跑者来说,有氧耐力极其重要,否则很容易体力耗尽,无法控制技术动作。
因为很多业余跑者并不具备专业运动员那样的力量和耐力,所以不建议业余跑者刻意模仿高手的跑姿,否则就会偏离自己的基础,跑步过程中晕倒或者肌肉僵硬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3. 用力过猛,肌肉松弛不规律
跑步过程中,小腿只在落地蹬地的瞬间发力,其余时间,在大腿将小腿弯曲、在空中向前摆动时,应保持放松,从而形成一种有节奏的放松与紧张。
如果小腿从始至终都处于紧张状态,很快就会出现肌肉僵硬的情况,不仅会降低落地和发力离地的弹性,甚至可能造成抽筋,无法继续跑步。
最后,相信很多跑友都明白了为什么拉伸不能防止跑步过程中的肌肉僵硬。拉伸是必不可少的,如果长时间不拉伸,体能和训练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。不过拉伸并不是万能的,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肌肉僵硬,还是要对症下药。
如果你在跑步时受到肌肉僵硬的困扰,那么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技术、力量训练、有氧耐力等方面,这时候单纯的拉伸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。
下面是全身拉伸的详细图解,图中拉伸的部位已经用红色标注出来了,超实用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chinawxsd.com/html/tiyuwenda/499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