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什么让他们如此“专注”?记者发现,“扫码族”所谓的“创业”背后,主角往往是减肥、养生餐。一切幌子和花言巧语背后,都有一条条清晰的利润链条在驱动,隐藏着引人瞩目的商业秘密。
人们在地铁14号线上扫描二维码。
记者走访多条地铁线路发现,不少“扫码者”年龄都在20多岁左右,有的自称是公司职员,有的自称是创业者,目的就是增加客源,然后推销产品。“扫码者”多为一些美妆健康创业公司工作,一旦通过扫码结交朋友,销售人员便会视其为隐形客户,不时向其推销公司产品。推销的产品以保健品、减肥营养餐、护肤品为主。扫码过程中,销售人员会赠送纸巾、口罩等小礼品,引诱乘客扫码关注。
在一些招聘网站上,部分美容保健机构贴出招聘扫码会员顾问的信息,月薪5000元至1万元。他们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“邀请顾客在地铁上扫码、参加机构活动”。一位保健公司员工称,每月有50个扫码任务目标,之后每增加一个客户奖励一元。1500个客户之后,每增加一个客户奖励两元。如果有人扫码成为会员并购买产品,销售顾问就能获得提成。
地铁十号线蕉门西站,“倩倩老师”正在站内寻求关注。
“还有人专门找乘客扫码赚钱,我知道做的好的一个月能挣上万元。”记者在地铁十号线上扫码时,发现了一位名叫“倩倩老师”的女子微信用户。扫码之后,“倩倩老师”变得更加“热情”,据她介绍,自己平时有三个微信账号,一共1万个好友左右。“我知道很多人扫码后不久就会取消关注,所以我才需要经常出来继续求关注,现在我一天加100个人没问题。”
一名地铁工作人员表示,“扫码器”看上去和普通乘客没什么区别,进站时很难被发现。驻守地铁7号线桥湾站的辅警提醒大家,在站内,不要轻易扫描陌生人给的二维码,不管是个人微信二维码还是企业二维码,扫码有可能给乘客带来经济损失。
按照《北京轨道交通乘客守则》《北京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规定》规定,如发现人员扫码乘车,要及时制止,出示证件接受检查,并配合公安机关核实身份、立案查验身份信息,劝离车站,涉嫌犯罪的,移送公安机关处理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chinawxsd.com/html/tiyuwenda/4841.html